新闻内容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范建军的壶艺境界
作者:    发布于:2013-10-19  点击:    文字:【】【】【

或许这是一种天命,范建军的紫砂艺术源自这个世家里的外婆、母亲和阿姨——这样的场景几乎是以一种仪式感极强的画面感存在的:雅致宁静的工作室里,几个从事紫砂的江南女子缓缓走来,手上捧着的是一个个娴静一世而舒缓着幽幽光泽的紫砂壶——紫砂壶与女性,似乎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契合,那种原本泥土的坚韧,水火相济的温润,还有赋型变化的可塑性,让紫砂之壶成为艺术。

宜兴紫砂艺界,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艺术殿堂,在这其中,省工艺大师范建军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他的作品集诗词、书画、文学、篆刻、金石等雕刻装饰艺术于一身,与壶型融合得浑然一体,散发出淳朴率真、古雅大气的气息,在复古与传统中微妙地表达着现代人的意趣。

在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工作室里,散发着紫砂那种特有的暗香。范建军长发拂面,目光沉静而神闲,而温和谦逊的讲述,给人一种自然醇厚的感觉。

范建军,字一明、奕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陶协艺委会副秘书长。一九七九年受教于著名陶刻名家谈尧坤老师。一九八O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为师,系统学习书画及紫砂陶雕刻技艺,长期受到老师的严格教诲及认真指导,认真学习,刻苦钻研,逐渐形成自己的雕刻风格,所刻作品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并形成紫砂“微刻”装饰的独特风格。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三年,进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系进修,主修陶瓷造型设计及装饰。一九八八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职工大学装潢美术专业,回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工作,随母亲曹婉芬系统学习紫砂陶设计制作技艺,大师言传身教,自己刻苦学习,在专业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设计的作品题材丰富,装饰手法多样,既有传统造型,更多富有创意,融古人诗意的作品,如《明月松间照》、《凌风劲节》、《铁骨冰姿》、《竹韵梅馨》、《东篱采菊》、《夭娇苍龙》、《秋艳》、《竞秀》等茶器具。

紫砂世家:“母亲时常会用一双满是紫砂的手,逗弄尚在襁褓的自己”

宜兴,注定是一个圣地,上世纪50年代,宜兴紫砂工艺厂建厂,顾景舟、朱可心等7名老艺人被请进厂做辅导员,那时范建军的母亲曹婉芬,便是第一批进厂学艺的学生。“当时厂里都是计件制,母亲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厂里干活,为了不耽误工作又方便照顾,我的摇篮就放在她手边。”范建军回忆说,母亲时常会用一双满是紫砂的手,逗弄尚在襁褓的自己。

这样的艺术范儿,让范建军从小便与众不同,或许是一直在紫砂烟尘中成长,范建军对于紫砂太过于熟悉,于是与大多数紫砂子弟不同,别人在玩紫砂泥巴的时候,范建军却更喜欢练习书法和绘画。

放学后,范建军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拿出柳公权、颜真卿等作品,静静临摹。即使到母亲厂里玩耍,他也更愿意呆在雕刻车间里,认真地观察、揣摩各种技法——雕刻与紫砂的完美结合,总是让他感到非常舒畅,用他现在的话说,是“像在与一种唯美的艺术语言进行交流”。

出于对书画的喜爱,1979年高中毕业的范建军在参加紫砂工艺厂80年代第一批招工时,毅然报考了陶刻工种。

“这个工种要求要有书画功底,比制壶苦也比较难考。”作为当年被录取的8人之一,范建军受教于著名陶刻艺人谈尧坤,1980年12月范建军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工作,有幸拜鲍志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师学习紫砂陶刻艺术。

诗情壶意:“与紫砂壶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很是值得回忆”

虽说学的是紫砂陶刻,但范建军却在书画上狠下功夫——他几乎把一半的时间用在陶刻上,而另一半时间用在了书画上。

这种“功夫在诗外”的做法,在当时很多人看来,颇为不解,但却深得鲍志强大师的赞赏:一个不懂书画的人,很难在陶刻上有所建树;而一个想在陶刻上有所建树的人,必须具有扎实的书画功底。

挥笔写字,字写得越来越活;提笔作画,画越来越好——范建军一度觉得,与紫砂壶这种若即若离的日子,很是值得回忆。

就是这样的若即若离,让范建军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此期间,他还先后进入无锡轻工业学院(今江南大学)工业设计系、无锡轻工业职业大学装潢美术系学习。这样的积淀,让他真正认识了紫砂——这是一种可以隔热的粘土,千古以来精心雕刻而来的传统茶壶被简化了,可以变得更具现代感与简约主义风格,但与此同时仍然能反映出紫砂的高贵传统。

把在学校学到的现代设计及装潢知识融入个人的艺术实践中,被范建军自己形容为一种风格化。

1988年学业结束后的范建军,回到厂里的研究所,随当时已经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的母亲曹婉芬学习制壶技艺,并开始尝试着将雕刻与制壶相融合,独立创作一系列的紫砂作品——基于传统的创新,是人类的最高追求。

“我特别感激在研究所的那段日子,”范建军回忆说,“当时车间是以指定工作量的方式来要求工人的;而研究所不讲究数量,看重的是产值,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附加值,这给了我充裕的时间思索,甚至可以对每一件作品进行充分的艺术创作。”

1990-2000年这十年,范建军创作了一批堪称“诗情画意”的顶级作品——他将紫砂的形态与古典诗词的名句和雕刻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诗为壶魂,画中有诗”的境界。从他的作品中,人们仿佛能读到那些或苍劲、或明朗的诗作,又好像展开了一幅幅笔墨淋漓的画。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明月松间照”、“凌风劲节壶”、“东篱采菊茶具”等紫砂壶,广受业内好评。其中“凌风劲节壶”于1997年获得江苏省工艺美术评比二等奖;2005年获第三届无锡太湖博览会紫砂艺术大展“太湖杯”金奖;“东篱采菊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集大成者:“紫砂壶,一方面可以作为生活艺术;另一方面,它被视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文人精神的最完美的载体”

将陶刻与制壶合二为一,不是范建军想要达到的最好效果——从早期遵循传统的陶刻方式,不断改变古诗句的字体来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外,范建军一直在思考一种更有感染力的表现方式。

1996年开始,范建军开始尝试在传统的器型上,将书法、篆刻、印章等技艺融会贯通,从整体布局到细节体现,都做了精妙的安排,将它们变成一幅幅由浓淡笔墨和点线面块构成的完整画面。

多一分则过,少一点则弱,同样是一把壶,范建军的作品,画意浓浓扑面而来,温和又充满着神韵。“高汉方壶”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思考与尝试中制作出来的代表作之一。挺括大度的壶身上,精心安排了高古的篆书,长篇的诗歌以及布位恰到好处的红色印章,让整体显得和谐优美。

在装饰风格上,范建军坦言师父鲍志强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他自创的乱刀法,雕刻注重变化,留白恰到好处,精妙的布局与奇巧的画面,都让自己受益匪浅。

同时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严谨的态度,也让范建军恪守至今,“不管写什么字,什么写法都要有出处、有根据,不能天马行空胡乱创作。”并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着每周写书法的习惯,以保持自己对手感的熟悉。

将甲骨文大量运用到紫砂艺术中,是范建军又一个业内领先的创造,范建军保留了甲骨文的结构,在书写方式上融入自己的想法加以改造,将甲骨文的笔画加粗,笔锋圆滑,让甲骨文更具装饰性——没有肆意霸悍、牵强附会,犹如一杯清茶、一首琴曲,令人回味悠长。

都是艺无止境,现在范建军又尝试着从古建筑、古玉雕甚至汽车线条上找灵感,再把它们与紫砂艺术相融合,以达到和谐一体的新的审美境界——有人将范建军的作品与文人紫砂的标杆“曼生壶”相提并论,范建军则认为如今的时代已经出不了陈曼生这样内容、诗句、设计都一手包办的纯艺术大师了,“现在的紫砂工艺师都需要学会在市场与自己的想法间达到平衡,被市场认可又真正能够代表当代文化精神的作品才是一件好作品。”

精心设计屡获嘉奖:

《壶艺掇英》组壶获第四届全国陶瓷评比二等奖,景德镇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二等奖;

《紫砂文具》获第五届全国陶瓷评比一等奖;

《凌风劲节》茶具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评比二等奖;

《叶落归根》入选香港回归名家作品展;

《佛教圣地》组壶获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润珏茶具》获三十七届全国工艺品博览会银奖;

《荆溪十景》组壶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金奖;

《铁骨冰姿》茶具获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优秀奖;

《星际壶》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凌风劲节》文具获第三届无锡太湖博览会紫砂艺术大展“太湖杯”金奖;

《印象绞泥》获第八届全国陶瓷评比银奖;

《秋艳》获江苏省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如意汉扁》获韩中陶瓷名人展金奖;

《六方井》获艺博杯迎世博紫砂艺术大展金奖。

并有多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韩国国家美术馆、天津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无锡博物馆等收藏,应邀出访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中央工艺美院、日本等主办个人展览。

 
 
中国美术家协会 | 中国书法家协会 | 中国美术馆 | 中国美术院校网 | 中国书画信息网 | 全国美术出版网 | 荣宝斋网 | 书画拍卖信息网
页面版权所有: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 ICP备10054186号
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法律顾问:张建国[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

Published at 2013-10-19 9:37:10, Powered By 华企立方(丁川 15017333745 qq:100538511 email:qcjxberin@21cn.com bbs.yibub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