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画派与岭南画派难分高低
作者: 发布于:2011-07-04 点击: 文字:【
大】【
中】【
小】
摘要:
广东美术在外人看来,究竟是何情态?6月17日,“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记者就此采访了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西京先生。
王西京 作品
岭南画派影响了长安画派
记者:此次为何来粤举办大型展览?
王西京:陕西是美术资源大省,美术是文化优势资源中的优势。最主要的是体现在人才资源上。陕西有非常好的创作队伍。1000年的传统文化积淀,上世纪30年代的延安文艺革命,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长安画派,都对当今陕西的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后,陕西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此次展览,是把长安画派50年来在全国产生影响的资深创作团队组织起来,推出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展。此次前来办展,也是向广东的同行学习。希望通过南北交流,能够促进两地的中国画创作。
记者:陕西有长安画派,广东有岭南画派,两相比较,长短如何?
王西京:岭南画派诞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二高一陈为代表,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画的转型期,他们以开阔的视野、包容的精神,有效地吸收了西画的元素,融入了中国画,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应该说岭南画派对近代中国画坛的影响是深远的,贡献是卓越的,在中国画转型期起了关键作用。岭南画派的代表性人物在中国美术史上,他们的学术、艺术成就、高度,影响了几代人,不但是广东,而是全国,甚至影响了长安画派,后来一大批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如关山月和黎雄才、方人定,也都影响了中国的近代美术。应该说,广东不仅是美术重镇,而且对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历史推动作用,艺术大家至今还是我们后来者敬仰和学习的楷模。长安画派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石鲁、赵望云等为代表的长安画派也和岭南画派一样,具有革新、创新的艺术实践,给人们开拓了新的艺术视野,立足于传统,同时又发展了传统,有效地吸纳了西画的可取的元素,对生活和传统之间的关系把握得比较好。长安画派能够融入现代精神,以新的手法表现农村、农民,摆脱了传统手法。这两个画派在中国近代美术发展中均起到积极作用,产生巨大影响,很难分出谁高谁低。
岭南画派也要不断革新
记者:在广东,有批评岭南画派、反思岭南画派的声音,如有人认为它已经消亡了,还有人提“后岭南”什么的。不知道长安画派是否也遭遇到类似情况?
王西京:岭南画派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但一个画派发展到一定阶段,还要继续前进,和延伸,如过去吸收西方的东西,但现在已经吸收很多了,甚至用西画技法改造中国画,走过头了。如何有效地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俱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关心的话题。这不是死亡,而是传统上如何延伸的问题。岭南画派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那就是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有的画法当时很新,但现在可能又落后了,在革新过程中肯定要去掉一些,吸收新的。我们也有人提出“后长安画派”,一样的道理。此次展览,我们也不用“长安画派”,用的是“长安精神”。
记者:您认为广东有哪些画家称得上美术大师或大家?
王西京:中青年这一辈的,不要轻易称大师、大家,现在还在探索和发展。站在西北的角度来看,广东像林墉、陈永锵、王玉珏,在当时都产生过很大影响。林墉把很多色彩、装饰的东西融入人物画表现中;陈永锵吸收了很多北方的东西,大气、浑厚,还吸收了很多西画的东西;王玉珏对很天真烂漫的生活情趣的把握,让人看到人文关怀和生命意念。杨之光就更具代表性了,是一代大师,他吸收了水彩画、素描的元素,把中国画笔墨的自然灵动发挥到极致,充满了生命活力。关山月、黎雄才就更不用说了,是一代大师。他们的画风影响了整个中国美术界,北方美术家也吸收了他们不少东西。